受疫情影响,优质粗饲料短缺,国内牧场纷纷加大青贮用量,代替不能及时供应的进口苜蓿、燕麦,有的牧场玉米青贮用量可达28公斤。也有牧场用国产苜蓿、燕麦来代替进口粗饲料。而众所周知,国产粗饲料普遍NDF含量高,消化率低,低品质的粗饲料对干物质采食量的限制非常大。常态化疫情下,面对低品质粗饲料和热应激的双重挑战,国内牧场如何提高粗饲料利用率,确保稳产高产?
6月4日下午15:00-18:00 北京科颐天华特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&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、德国基尔大学人类营养与食品科学研究所资深科学家Ignacio R. Ipharraguerre博士、BioZyme公司商务&研发经理Fernando Bargo博士为牛人分享牧场粗饲料的优化利用。
看中外顶级牛人如何出谋划策,
助力中国牧场解决粗饲料面临的困境,
不容错过!
电脑端登录链接:
https://play.yunxi.tv/livestream/flash?id=52a279f514114745a7425cbba5fc098c#/
手机扫码参会:
会议当天公众号现场抽奖,敬请关注。